火红的水果映出红火的生活。
10月25日,记者来到贵州黔南州罗甸县沫阳镇沫阳村火龙果生产基地,村民正迎着骄阳,穿梭在火龙果藤架间采收果实。
基地种植有1100亩火龙果,今年预计产果1600吨,产值约1280万元。生态是基地的特色。当地采用生态农耕模式,以水肥一体化、绿肥培肥压草、病虫害绿色防控、果园套种为路径,以沼液、酵素等为肥料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
基地带着农户,才实现了产业丰收、农民增收。基地采取“企业 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建立联农带农机制,带动周边农户增收。村民不仅能入股分红、获得土地租金收益,还能通过在基地务工增收。
罗甸位于贵州南部,素有贵州“小三亚”之称,春早、夏长、秋迟、冬短,年日照1350~1520小时。近年来,该县发挥气候资源优势,紧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定位,推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该县水果种植面积达23万亩,其中火龙果3.54万亩。罗甸被授予“中国火龙果之乡”,“罗甸火龙果”“罗甸脐橙”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。(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张可 刘畅 视频剪辑 张思扬)
10月25日,记者来到贵州黔南州罗甸县沫阳镇沫阳村火龙果生产基地,村民正迎着骄阳,穿梭在火龙果藤架间采收果实。
基地种植有1100亩火龙果,今年预计产果1600吨,产值约1280万元。生态是基地的特色。当地采用生态农耕模式,以水肥一体化、绿肥培肥压草、病虫害绿色防控、果园套种为路径,以沼液、酵素等为肥料,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。
基地带着农户,才实现了产业丰收、农民增收。基地采取“企业 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建立联农带农机制,带动周边农户增收。村民不仅能入股分红、获得土地租金收益,还能通过在基地务工增收。
罗甸位于贵州南部,素有贵州“小三亚”之称,春早、夏长、秋迟、冬短,年日照1350~1520小时。近年来,该县发挥气候资源优势,紧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定位,推动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。目前,该县水果种植面积达23万亩,其中火龙果3.54万亩。罗甸被授予“中国火龙果之乡”,“罗甸火龙果”“罗甸脐橙”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。(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张可 刘畅 视频剪辑 张思扬)
(责任编辑:张思扬)